自动驾驶级别是指汽车工程师协会(SAE)为定义自动驾驶车辆的自动化程度而建立的分类系统。该系统将车辆从0级(无自动化)到5级(完全自动化)进行分类,具体取决于车辆的自动化系统对驾驶任务的控制程度以及需要多少人工干预。这种分类可以帮助制造商、监管机构和消费者了解自动驾驶汽车在每个开发阶段的能力和局限性。
SAE 自动化级别旨在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结构化框架。这些级别说明了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自行处理的任务越来越复杂,也说明了人类驾驶员的角色。等级如下:
级别 0:没有自动化
在这个级别上,车辆没有自动驾驶功能。人类驾驶员完全负责车辆操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转向、加速、制动和环境监控。车辆可能提供基本的驾驶辅助功能,例如警报或警告系统,但这些功能不被视为自动化。
级别 1:驾驶员辅助系统
1 级车辆采用驾驶辅助技术,一次可以协助完成一项任务,例如转向或加速。但是,人类驾驶员仍处于完全控制之中,必须始终监控车辆的性能。1 级自动化的一个常见示例是自适应巡航控制,车辆可以根据交通状况自动调整速度,但驾驶员必须保持对转向的控制。
主要特点:
一个自动系统(转向或加速,但不能两者兼而有之)
人类驾驶员必须保持完全的控制和注意力
驾驶员辅助功能可能包括车道保持辅助或巡航控制
级别 2:部分自动化
在 2 级时,车辆可以同时执行两项或更多驾驶任务,例如转向、加速和制动。该系统可以在某些条件下控制车辆的速度和转向,但驾驶员必须保持积极参与并随时准备干预。二级自动化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特斯拉的Autopilot,它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进行转向、加速和制动,但需要驾驶员进行持续监控和准备。
主要特点:
同时控制转向、加速和制动
如有必要,人类驾驶员必须进行监督和干预
系统仅限于特定的驾驶条件(例如高速公路行驶)
级别 3:条件自动化
第 3 级代表了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因为车辆可以在特定环境或条件下处理驾驶的各个方面,例如高速公路行驶或特定的地理围栏区域。在这个级别上,驾驶员可以脱离对车辆的控制,但必须做好接管的准备。换句话说,汽车可以自行驾驶,但是在意外情况下或车辆遇到超出其能力的条件时,可能需要人工干预。
主要特点:
车辆在特定条件下(例如高速公路或交通拥堵)处理所有驾驶任务
驾驶员可以脱离主动驾驶,但必须保持警惕,并在出现提示时做好干预准备
在某些情况下或情况超出车辆能力时,系统可能会要求驾驶员注意
级别 4:高度自动化
在 4 级时,车辆可以在特定条件或环境下自动行驶,例如在地理围栏的城市区域内或在特定类型的驾驶(例如城市驾驶)期间。该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处理驾驶的各个方面,即使在人类驾驶员可能无法响应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但是,车辆仍仅限于某些操作区域,这意味着它可能无法在这些预定义区域之外行驶(例如,在高速公路上或在恶劣天气下)。
主要特点:
车辆可以在特定区域或特定条件下(例如城市驾驶或地图边界内)自动驾驶,无需人工干预
操作领域无需驾驶员干预
车辆可能无法在这些区域之外行驶(例如,农村地区或恶劣的天气条件)
级别 5:完全自动化
第 5 级表示完全自动化,车辆能够在任何环境或情况下独立运行,无需人工干预或监督。车辆无需人工驾驶即可自行驾驶,包括在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中,例如城市街道、高速公路和恶劣的天气条件。在 5 级车辆中,驾驶员没有方向盘、踏板或其他控制装置,因为所有驾驶任务都由车辆完成。
主要特点:
车辆可以在所有环境和情况下自主运行
无需人工驾驶员,车辆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
该车辆完全能够不受限制地在任何驾驶场景中导航和做出决策
了解SAE的自动化水平有助于消费者、企业和监管机构了解自动驾驶汽车在技术准备程度和安全性方面的状况。每个级别都代表着自动驾驶汽车逐步发展的一个阶段,自动化越来越复杂,对人工控制的需求也相应减少。
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自动化水平有助于设定对车辆能力的期望。它还可以帮助消费者就车辆购买做出明智的决定,尤其是在考虑高级驾驶辅助功能时。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消费者可以期待更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并减少对人类驾驶的依赖。
对于汽车制造商和开发商而言,这些关卡为技术进步提供了明确的框架。它们指导自主系统的开发和测试,确保车辆能够安全地过渡到自动化的各个阶段。级别定义可帮助制造商了解每个开发阶段的功能限制和监管要求,从而实现新功能的更顺畅集成。
这些级别在制定法规和安全标准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和监管机构使用这些级别来制定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认证和部署自动驾驶车辆的政策。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更高水平的自动化引入,将制定新的安全标准、交通法规和保险模式以适应这些创新。
随着技术、基础设施和监管框架的发展,预计自动驾驶水平将继续提高。目前,我们看到二级和三级车辆的部署更加广泛,4级车辆的试验和试点项目正在有限的地区进行。5级车辆虽然仍处于研发阶段,但代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最终目标。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车辆间通信取得更多进步,向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过渡将变得更加可行,从而走向全自动驾驶汽车司空见惯的未来。